找到相关内容469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——王恩洋先生的一生

    初步,应以儒家修身立命,成己成人。民胞物与,天地一体之义为准则。第三章“解脱道论”,认为儒家虽能淑世而不能出世,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,故须依照佛教的戒、定、慧无漏学断除烦恼,才能彻底离苦得乐,超出尘世。...强迫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“二十一条”,学校开会抗议。十八岁的王恩洋愤然登台演讲,以知耻、自觉、自任义激励同学,声讨卖国贼;并作《亡国惨》一文警示县人。此后他接触新学,阅读了梁启超(1873——1929...

    李豫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069623.html
  • 佛教譬喻的现代诠释与运用─以《佛说咸水喻经》为例

    有正志、有勇猛意、谋求出离苦海,相当于七贤四善根位者。第四~第七譬喻已见道,修习无漏学,乃至作证四沙门果位者的历程。如今却能说明时下各种药物滥用、恶习杂染的身心烦恼困境,进一步还能用来协助社会上染有...而已,而是包含所有的世间人,不只是对出家比丘的修行证果而言,而是含盖了所有的世间事。  、七水喻的现代诠释  比较《佛说盐水喻经》异译本的内容,可见较晚译本的遣词用字愈趋现代化和人间化,而且这七...

    释永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3770670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无漏学。南朝梁武帝以国家财力盖有四百八十所寺庙,度数十万出家人,他曾经问达摩祖师是否有大功德?达摩祖师却回答说,并无功德。因为,就佛教的信仰来说,修功是断烦恼尘沙无明,德是本性中之智慧现前,能了生死...直接原因――“业”,而表现于“业”中的因果律,是缘起法则的重要内容。《观无量寿佛经》所云:欲生彼国者,当修福: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,持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者、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2)

    猛火,一齐烧了过来,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如遇到善知识,以  大慈大悲之心,为此恶人讲说阿弥陀佛十力的威严及其功德,(注47  )并且大大称赞阿弥陀佛光明神通之力,也颂扬戒、定、慧无漏学  之重要法门...不远。不假方便,自得心  开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,此则名曰:「香光庄严」。我本因  地,以念佛心,入无生忍;今于此界,摄念佛人,归于净土。  佛问圆通,我无选择;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摩地,斯为  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970856.html
  • 张元隆:佛法的安心之道——佛法运用于管理与谘商之探讨

    静虑。故无色界、欲界和未到地定皆不能称之为静虑。“九地无漏定:四禅、无色定、未到地、禅中间,能断结使。”要依此种禅定才能引发无漏智慧。其他尚有禅那的相关用法,如三昧、功德丛林、摩哂多、等持、心一境性...修慧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,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。   八正道的修行,即戒、定、慧学...

    张元隆 (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4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而断愚痴。修此学,可以由戒得定,由定发慧,最终获得无漏道果,所以学又名为“无漏学”。智圆非常反对“或尚理慧,则弃戒律。或尊戒律,而篾理慧”截然区分者的做法,认为扶律谈常,即事显理,律即事戒,常...走上了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;“武一宗”之难、尤其是后周世宗毁佛,引发了佛教有识之士的深入反思;中唐以来韩愈为代表的新儒学逐渐自觉与复兴,正在酝酿着一个以宋初三先生(胡瑗、石介、孙复)等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

    章“儒学大义”,认为淑善人生的初步,应以儒家修身立命,成己成人,民胞物与,天地一体之义为准则。第三章“解脱道论”,认为儒家虽能淑世而不能出世,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,故须依照佛教的戒、定、慧无漏学断除...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“二十一条”,学校开会抗议。18岁的王恩洋愤然登台演讲,以知耻、自觉、自任义激励同学,声讨卖国贼;并作《亡国惨》一文警示县人。此后他接触新学,阅读了梁启超(1873——1929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173556.html
  • 圆觉经管窥(八)─普眼菩萨章之一

    持楚戒─本经:「(佛言)先依如来奢摩他行,坚持禁戒,安处徒众,宴坐静室。」  圆瑛《讲义》:「此文承上,要离诸幻,须依戒定慧无漏学,于无渐次中,方便渐次而修。先依如来奢摩他 (意译为止)行,即定学之...预礼佛足,右绕匝,长跪叉手而白佛言:『大悲世尊!愿为此会诸菩萨众,及为末世一切众生,演说菩萨修行渐次,云何思惟?云何住持?众生未悟,作何方便普令开悟?』」  圆瑛大师《圆觉经讲义》:「因前二章,悉谈...

    何金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8.html
  • 四圣谛

    ;修“观”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。 〔戒:正语、正业、正命无漏学- 〔定:正勤、正念、正定 〔慧:正见、正思维 ()、总结:... 四圣谛 “谛”就是如是不颠倒,既是真理。“圣谛”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。 “四圣谛”说四种真理: 一者、苦圣谛; 二者、集圣谛; 者、灭圣谛; 四者、道圣谛。 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1976359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传奇

    故弄玄虚以惑众,他的一言一行,都是从戒定慧无漏学亲履实践得来。怎样叫做戒定慧呢?简单的说:防非止恶就是“戒”,六根涉境,心不随缘就是“定”,心境俱空,照览无惑就是“慧”。能够防止身、口、意业的邪非,心水...要先介绍老和尚畅谈佛教的真理及痛斥末法时期教徒的衰相,以便大家了知这位现年一百十九岁的老人,思想正确,是一位站在时代前面,拥护真理续佛慧命的菩萨摩诃萨。   民国三十一年(岁次壬午)是老和尚一百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779199.html